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5年第6期
编号:12619316
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的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与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重组人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诱发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80例应用重组人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各90例。对照组给予隔日60 μg/次皮下注射及常规护理, 干预组给予隔日睡前60 μg/次皮下注射及护理干预, 观察不良反应并记录, 2周后对比分析。结果 对照组24例出现失眠、多梦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 干预组11例出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21例出现焦虑烦躁情绪, 干预组有8例出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极少数病例出现精神抑郁表现,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护理干预行为, 能减少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乙型肝炎;神经精神系统;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06.168

    目前临床上常用重组人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 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重组人干扰素在抗病毒治疗中会出现流感样症状、外周血细胞下降、神经精神系统症状、皮肤黏膜病变、内分泌与代谢紊乱性疾病等不良反应[1]。为保证抗病毒治疗的继续进行, 临床学者尝试了众多预防和减少不良副反应发生的探索研究。本院也积极从临床护理工作中摸索了一些护理干预措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8 字符